中文名字起名中文名字起名

徐,许,须,胥

百家姓 · Bai Jia Xing

姓氏的起源

  「徐」源出 ;  一:以国为氏。徐戎,亦称徐夷或徐方,为东夷之一。夏代至周代,分布在今淮河中下游(今江苏省西北部和安徽省东北部)。周初,以今江苏省泗洪县一带为中心,建立徐国,在东夷中最为强大,春秋时为楚国所败,周敬王八年(公元前512年)被吴国吞并。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所载,徐氏为颛顼,皋陶之后。夏禹时封伯益之子若木于徐国。从若木至徐偃王共三十二世。徐偃王攻周,被周穆王及造父击败。后又封徐偃王子宗为徐子。春秋时,徐国被吴灭后,徐子的遗族以原国名「徐」为氏。  二:清代满族姓氏舒穆禄氏改为徐氏,如徐元梦,为满洲正白旗人。

Famous Story

  徐偃王  周穆王时徐国之子爵诸侯,以仁义治国,因得朱弓矢,以为天瑞,遂自称徐偃王。江淮诸侯,从之者三十六国,穆王令楚伐之,偃王爱民不战,遂为楚败。  徐福  秦时方士,字君房。生卒年不详。始皇闻东海祖洲有不死之药,遣福乘楼船,载童男女各三千人往求之,去而不返。或作「徐市」。  徐敬业  唐徐绩之孙,有勇名,屡从绩征伐,袭英国公爵,坐事贬柳州司马。后与骆宾王等共讨武后,兵败,为其部下所杀。  徐达(1332~1385)  字天德,明代濠州人。助朱元璋起兵,屡立战功,率兵北定中原,入燕京,为开国功臣,官至中书右丞相,封魏国公。死后追封中山王。  徐悲鸿(1892~1952)  原名寿康,江苏宜兴人。法国巴黎国立美术学校毕业。历任北京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院长等职。曾携中国近代绘画作品赴法、德、比、义等国展览。以改良国画,发扬中华艺术为终身事业。工西画,善写动物,国画以马为最驰名,笔法简练明快,富有生气,能够融合中西技法而自成面貌。着有中国画改良论、美与艺及画集。  徐志摩(1896~1931)  原名章垿,以字行。浙江海宁县人。曾留学英美,以新诗、语体散文著名,风格瑰丽。历任北京、东吴、中国各大学教授,为北京晨报诗刊及新月月刊主编。因飞机失事而遇难。着有志摩的诗、自剖、巴黎鳞爪、翡冷翠的一夜等。

百家姓 · Bai Jia Xing

姓氏的起源

  「许」源出 ;  一 ; 出自「姜」姓。以国为氏。据《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所载,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克商后,封伯夷的后人文叔与许国,称为许文叔。旧址在今河南省许昌市。春秋时为郑,楚等国所逼,前533年迁都叶,前524年迁都白羽 ( 今河南西峡县 ),前524年迁容城 ( 今河南鲁山县 )。战国初为楚国所灭,其后代逐有「许」氏。  二 ; 传说帝尧时许由的后代。历史上并无证实记在此人,为神话人物。

Famous Story

  许由  字武仲,生卒年不详。上古之高士,阳城槐里人。据传帝尧以天下让之,不受,隐于箕山;尧又欲官之,由谓其言污耳,乃洗耳于颍水之滨。死后,葬于箕山顶,尧号为「箕山公神」,以配食五岳。  许慎 (58?~147?)  字叔重,汝南召陵(今河南郾城)人。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性淳笃,少博学经籍,师事贾逵,专攻古文经学,时人誉为五经无双许叔重,官至太尉、南阁祭酒。着有五经异义,今已亡佚。又着有说文解字十四卷,为中国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和考究字原的专著,对后世影响很大。  许景澄 (1845~1900)  字竹筠,清浙江嘉兴人。同治时进士,授编修。光绪年间出使日、俄、法、德、义、奥等国,庚子时官至吏部侍郎。后因诋斥义和团,触怒慈禧太后,被杀,后得昭雪,追谥文肃。着有外国师船图表等书。

百家姓 · Bai Jia Xing

Famous Story

迁徙分布  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北、今甘肃灵台县西、今河南滑县东南。

百家姓 · Bai Jia Xing

Famous Story

迁徙分布  (缺)胥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胥臣,他的后代以父字为姓,世代相传姓胥。胥姓:学者认为胥氏可追溯到上古帝王。“华胥氏”(伏羲、女娲姓“风”)据说“其民鼓腹而游,含哺而嬉,莫知作善作恶”。另“赫胥氏”据说“有赫然之德,使民胥附,故曰赫胥,盖炎帝也”。一般以为胥姓为晋大夫胥臣之后,《左传》载:东周(公元前770-256)春秋时晋国(今山西省)晋文公(重耳)流亡时始祖胥臣,字季子,追随之,有殊功,后以使命过冀,见冀缺锄草农具,其妻赠送之,相待如宾,乃举于文公。晋国楚国城濮之战,始祖蒙马虎皮溃楚军。官拜“司空”,采邑(封地)为“臼”又称季臼,后代有的用“邑”为氏称“臼”或“季臼”。其子胥甲,孙胥克,曾孙胥童,玄孙胥午皆为“卿、大夫”。胥臣死后,周倾王4年,秦晋两国交战,胥臣之子胥甲与赵穿,泄了军情,主帅赵盾削甲的官爵,逐到卫国,起用甲子----胥克。晋厉公时,克之子胥童为卿,他与权臣栾书、中行偃积怨很深。后来栾书、中行偃受宠于厉公,胥童遂被杀害,后人中为避仇杀,一支以祖父名字为姓,改“胥”为“童”,称童姓(《通志—氏族略》)。山西、陕西一带本是我们的根。……南北朝,宋、明之际,族人向今甘肃、山东、河北、江西、江苏、湖南、安徽、河南、东北、四川、等地拓展。《百家姓》把胥姓的“郡望”定在“琅琊郡”:春秋(公元前770-256年)指“齐”今山东胶南市琅琊。南北朝(420—479年)中原居民南迁,白下(今南京北,幕府山西南)为“客籍”也叫琅琊郡。《百家姓》编于宋朝,说明——当时胥姓成为望族是在琅琊郡,(可能是山东省或南京)。

Random Names With "徐,许,须,胥"

yè lín烨霖
烨霖

如甘霖润泽,如火光炽热

zi xuān子轩
子轩

气宇轩昂,风度翩翩

jiàn jūn建军
建军

建立军功,英勇无畏

长寿吉祥,高雅圣洁

gāng

意志刚强,坚韧不拔

guì xiāng桂香
桂香

桂香馥郁,气质高雅

míng xuān明轩
明轩

气宇轩昂,明智豁达

hào rán昊然
昊然

浩然正气,前途光明